硅烷浸渍剂是一种以硅烷为主要成分的化学防护材料,通过渗透到混凝土、石材等多孔基材内部,形成一层疏水保护膜,从而提高基材的防水、抗渗、耐腐蚀性,延长其使用寿命。天津九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始终致力于硅烷浸渍剂的研发与生产,在石化、铁路、公路、机场、码头、核电、风电、水利水电等行业中合作案例丰富并享有好评。它广泛应用于桥梁、隧道、港口、建筑外墙等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防护。
一、硅烷浸渍剂的核心原理
硅烷分子具有特殊的化学结构(一端为疏水基团,另一端为反应性基团),施工后能渗透到基材内部:
反应性基团与基材中的羟基(如混凝土中的水泥水化产物)发生化学反应,形成牢固的化学结合,不易脱落;
疏水基团(如烷基)定向排列在基材孔隙表面,形成 “荷叶效应”,使水分、氯离子、硫酸盐等腐蚀性介质难以侵入,同时不影响基材的透气性(允许内部水汽排出)。
二、主要性能特点
高效防水性
能显著降低基材的吸水率(通常可使混凝土吸水率下降 90% 以上),阻止水分渗透,减少因水害导致的冻融破坏、钢筋锈蚀等问题。
优异的耐腐蚀性
可阻断氯离子、二氧化硫等腐蚀性离子侵入混凝土,保护钢筋不被锈蚀,尤其适用于海边、化工厂区等腐蚀性环境。
透气性好
不封闭基材的毛细孔,允许内部水汽向外蒸发,避免基材因 “闷水” 产生开裂或起鼓,保持结构干燥。
耐久性强
硅烷与基材的化学结合稳定,防护效果持久(优质产品防护寿命可达 10-20 年),且耐紫外线、耐高低温(-50℃至 150℃),适应不同气候环境。
施工便捷
通常为液体状态,可通过喷涂、刷涂、滚涂等方式施工,无需复杂设备,且干燥速度快(常温下几小时即可表干),不影响后续工序。
三、常见类型及适用场景
根据化学成分和形态,硅烷浸渍剂可分为以下几类:
类型 | 特点 | 适用场景 |
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 | 渗透深度深(可达 5-10mm),性价比高 | 普通混凝土结构(如桥梁、建筑外墙)的防护 |
正辛基三乙氧基硅烷 | 疏水性更强,耐候性优异 | 高耐久性要求的结构(如海洋工程、隧道) |
硅烷乳液 | 水基产品,环保性好,易施工 | 建筑外墙、室内混凝土表面的防水防护 |
溶剂型硅烷 | 渗透效率高,适用于干燥基材 | 干燥环境下的混凝土结构(如桥梁梁体、桥墩) |
四、典型应用领域
桥梁工程
用于梁体、桥墩、支座等混凝土结构,防止雨水、融雪剂中的氯离子侵入,保护钢筋,减少桥梁病害(如裂缝、剥落)。
海洋与港口工程
抵御海水、潮汐中的氯离子和硫酸盐侵蚀,保护码头、防波堤、海底隧道等结构,延长其服役寿命。
市政工程
隧道、污水处理厂、地下管廊等潮湿环境中的混凝土结构,防止渗水和化学腐蚀。
建筑领域
建筑外墙、屋面、地下室等部位,提高混凝土或石材的防水性,减少泛碱、霉变等问题。
历史建筑保护
用于石质古建筑、纪念碑等,在不改变外观的前提下,增强其防水和抗风化能力。
五、施工关键步骤
基材预处理
清理表面的浮灰、油污、松动砂浆等,确保干净、坚实;
修补裂缝、蜂窝等缺陷(可用专用修补砂浆);
若基材含水率过高(如混凝土表面含水率>8%),需干燥后施工,否则会影响硅烷渗透效果。
施工方式
喷涂:采用高压无气喷涂机,均匀喷涂 1-2 遍(间隔 2-4 小时),确保表面充分湿润但不流淌;
刷涂 / 滚涂:适用于小面积或复杂部位,需反复涂刷以保证渗透均匀。
养护与注意事项
施工后 24 小时内避免淋雨或用水冲洗,确保硅烷充分反应;
温度低于 5℃或高于 40℃时不宜施工,大风天气需采取防护措施(避免药剂挥发过快);
溶剂型硅烷需注意防火,施工时保持通风,操作人员佩戴防护装备。
六、选购与质量标准
优先选择符合行业标准的产品(如《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》JTS 153-2015 中对硅烷浸渍剂的要求),重点关注渗透深度(混凝土中应≥3mm)、吸水率降低率(≥90%)等指标。
不同场景需匹配对应类型:如海洋工程推荐选用正辛基硅烷,普通建筑可选用异丁基硅烷;潮湿基材优先考虑硅烷乳液。
硅烷浸渍剂作为一种 “主动防护” 材料,通过化学渗透而非表面覆盖的方式发挥作用,是提高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经济有效手段,尤其在恶劣环境下的工程防护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。
关注我们
Copyright © 2024 天津九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
备案号:津ICP备2023003275号-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