硅烷浸渍剂是一种以有机硅烷为主要成分的化学防护剂,通过渗透作用深入混凝土内部,与基材中的羟基发生化学反应,形成一层牢固的斥水薄膜,从而有效阻止水分、氯离子、硫酸盐等腐蚀性介质侵入,天津九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始终致力于硅烷浸渍剂的研发与生产,在石化、铁路、公路、机场、码头、核电、风电、水利水电等行业中合作案例丰富并享有好评。广泛应用于桥梁、海工建筑、化工设施等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防护。
一、核心作用与防护机理
深层渗透与化学结合
硅烷分子具有极小的分子量和优异的渗透能力,能穿透混凝土表面 5~10mm(甚至更深),与水泥水化产物中的 Ca (OH)₂等成分反应,生成稳定的硅氧烷键(-Si-O-Ca-),与基材成为一体,而非简单的表面覆盖。
斥水防腐蚀
反应后形成的硅氧烷薄膜具有极强的疏水性,使混凝土表面呈现 “荷叶效应”—— 水分难以渗透,只能在表面形成水珠滚落,从而阻断氯离子、二氧化碳、硫酸盐等腐蚀性介质随水侵入的路径,延缓钢筋锈蚀、混凝土碳化和盐冻破坏。
保持透气性
硅烷浸渍后不堵塞混凝土内部的毛细孔隙,允许结构内部的水汽向外蒸发,避免因水汽积聚导致的内部压力过大,保护混凝土的 “呼吸性”。
二、主要类型与适用场景
根据形态和成分,硅烷浸渍剂可分为以下几类:
类型 | 形态 | 特点 | 典型应用场景 |
溶剂型硅烷 | 液体(含溶剂) | 渗透深度大,施工便捷,适用于干燥基层 | 桥梁、隧道、工业厂房混凝土结构 |
水性硅烷 | 乳液状 | 环保性好,无挥发性有机化合物(VOC),适用于潮湿基层 | 潮湿环境下的混凝土防护(如地下工程) |
膏状硅烷 | 黏稠膏体 | 附着力强,适用于裂缝或边角部位修补 | 混凝土裂缝封堵、预埋件周边防护 |
重点适用领域:
海洋环境中的混凝土结构(如码头、防波堤),抵抗氯离子侵蚀;
寒冷地区的混凝土路面、桥梁,预防盐冻破坏;
化工车间地面,抵御酸碱介质腐蚀;
历史建筑混凝土构件,兼顾防护与外观保留。
三、施工工艺与技术要求
基层预处理
清除混凝土表面的浮浆、油污、苔藓、涂料等杂物,可用高压水枪冲洗或机械打磨;
修补表面裂缝(宽度>0.2mm 时需用专用修补剂填充),确保基层平整、坚实;
控制基层含水率:溶剂型硅烷要求基层含水率≤8%,水性硅烷可在含水率≤10% 时施工,避免表面有明水。
施工方法
喷涂法:使用高压无气喷涂机,均匀喷涂 2~3 遍,每遍间隔 1~2 小时(以表面干燥为准),确保覆盖全面;
刷涂 / 滚涂法:适用于小面积或复杂部位,需往返涂刷,避免漏涂;
用量控制:通常每平方米用量为 0.2~0.5kg(根据混凝土孔隙率调整),渗透深度需≥3mm。
施工环境要求
温度:5℃~35℃(低于 5℃时需采取保温措施,高于 35℃时应避开正午施工);
湿度:相对湿度≤85%,避免雨天或大风天气施工,施工后 24 小时内不得淋雨。
四、质量检测与维护
效果检测
斥水性测试:施工 7 天后,向表面洒水,观察水珠是否呈球状滚落,无渗透现象;
渗透深度测试:钻取芯样,用染色法检测硅烷渗透深度,需满足设计要求(通常≥3mm);
氯离子渗透系数测试:通过实验对比处理前后混凝土的氯离子扩散系数,要求降低≥80%。
使用寿命与维护
硅烷浸渍剂的防护寿命通常为 10~20 年(取决于环境侵蚀程度);
定期检查:每 3~5 年观察表面斥水性,若出现局部失效,可局部补涂;
避免机械损伤:防护层表面应避免重型碾压或尖锐物体刮擦。
五、选购与注意事项
选购时需查看产品检测报告,重点关注渗透深度、固含量、耐碱性等指标,优先选择符合《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》(JTJ 275)或《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标准》(GB/T 50476)的产品;
溶剂型硅烷需注意防火防爆,施工时远离火源并保持通风;
水性硅烷储存时需防冻,避免低温冻结影响性能。
硅烷浸渍剂凭借 “深层防护、透气斥水” 的独特优势,成为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提升的关键材料,合理选择类型并规范施工,可显著延长工程使用寿命,降低后期维护成本。
天津九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销售覆盖全国各地,山西、吉林、黑龙江、陕西、河北、辽宁、甘肃、青海、山东、福建、浙江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江西、江苏、安徽、广东、海南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内蒙古、新疆、广西、西藏、北京、上海、重庆、天津等省市自治区皆可发货。可咨询:庞15838328976。
关注我们
Copyright © 2024 天津九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
备案号:津ICP备2023003275号-3